close

盤古[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於《三才圖會》中的盤古像

盤古中國神話中開天闢地的神祇,傳說天地及萬物都由其身軀和器官變化而成*是全世界神靈仙靈和物靈的主神。

 

 

起源[編輯]

盤古傳說約於東漢後期出現,三國時已廣為流傳。現存文獻中,222年《魏大饗記碑》最早提到盤古:「起尚盤古,羅天⎕焉。」[1]東吳韋昭《洞記》提到,盤古傳說流傳世間:「世俗相傳為,盤古一日七十化,覆為天,偃為地……」[2]

有學者認為盤古傳說源出本土。炎帝蚩尤等部落從黃河流域遷徙南方以後,伏羲的傳說演變為盤古氏,流傳於南方少數民族當中。范文瀾認為盤古的傳說,是古代先民吸收了南方少數民族中「盤瓠」或「盤古」傳說,加以古代經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創造出來的用於填補鴻蒙時代空白的[3]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最早有盤瓠之說。聞一多《伏羲考》一文考證盤古即匏瓠,即葫蘆,「盤」字古義為開端,「古」即葫蘆,寓意生命繁衍。有學者亦稱盤古氏乃是伏羲的音轉[4]。盤古的名字可能源自記載於搜神記中的盤瓠[5]

亦有學者認為盤古傳說源自印度神話。前1500-前1000年間《梨俱吠陀》中創世神靈「阿特曼」創造了原人「普魯薩」(或譯布盧沙),普魯薩被肢解獻祭,造出了世界:「月亮由心意產生,太陽由兩眼產生,由咀生出天神和火,由呼吸產生了風,由臍生出了太空,由頭出現了天,地由兩足,四方由耳。這樣造出了世界。」[6]普魯薩神話或通過佛教轉述入華。

內容[編輯]

盤古是天地初開後第一個巨人,其體形隨著天地擴張而膨脹,死後肢體分解,變成世間萬物。

三國時[編輯]

三國時傳說:「天地渾沌,盤古生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主於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亦長一丈,如此萬八千年,然後天地開闢。盤古龍身人首,……開目成晝,合目成夜,呼為暑,吸為寒,吹氣成風雲,叱聲為雷霆。盤古死,……目為日月,髭為星辰,眉為斗樞,九竅為九州,乳為崑崙,膝為南嶽,股為太山,尻為魚鱉,手為飛鳥,爪為龜龍,骨為金銀,髮為草木,毫毛為鳧鴨,齒為玉石。汗為雨水,大腸為江海,小腸為淮泗,膀胱為百川,面輪為洞庭。」[7]又傳言:「盤古一日七十化,覆為天,偃為地,八萬歲乃死。」[8]

兩晉南北朝[編輯]

南北朝時傳說:「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岳,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9]

西晉時已有繪畫盤古的壁畫,太康年間(280-289),益州刺史張收在成都的周公禮殿牆壁上,畫上盤古;[10]南北朝時,嶺南有人祀奉盤古,「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皆祝祀。」[11]

道教吸納了盤古,加號「元始天王」。上清枕中書》說:「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唐代[編輯]

五運歷年紀》說:「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12]董斯張在《廣博物志》中條引《五運歷年紀》云:「盤古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唐袁天罡推言之《真源賦》謂元始應世萬八千年為一甲子,荊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為盤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陰晴,雲其顯化之所宜有以也。《元豐九域志》:廣陵有盤古冢廟,殆亦神假者。

紀念[編輯]

漫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沐月櫻 的頭像
    沐月櫻

    f1040609 Sakura love 沐月樱 的部落格

    沐月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