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政[編輯]
(已重新導向自 七曜)
本頁面使用旁註標記,若瀏覽器不支援,標音會顯示在文字後方,如:衣(ㄧ)。 |
七政,又稱七曜、七緯,是古代中國人將太白星(金星)、歲星(木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鎮星(土星)稱為五星,五星又稱五曜,加上太陽星(日)、太陰星(月),合稱七曜。日月之外的五個天體也能用肉眼觀察到,中國古代以五行之說的「金木水火土」指涉這五個行星。
七曜占在中國古代星占學上均十分重要。《易‧系辭》:『天垂象,見(現)吉凶,聖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變動為占,七者各自異政,故為七政。得失由政,故稱政也。』 《尚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孔傳:『七政,日月五星各異政。』 孔穎達 疏:『七政,其政有七,於璣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謂日月與五星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星期或禮拜[編輯]
以七曜為一週的曆法觀念是由印度傳入中國,與歐洲的星期概念似乎都是源自於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日曜日一定是英文的Sunday、月曜日一定是Monday,更明確的是無論是哪一天的名稱、拉丁文與漢文所指的星球都是同一顆)。七為希臘與兩河流域文明常用數字,也是該地區的吉數。[1]東亞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實施則是到了歐洲殖民浪潮以後重新引入西方的星期制度。惟現今中文已重譯成星期,日本與朝鮮半島則繼續使用古稱、台灣於日治時期曾使用七政,現改為星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