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奇幻專題 (Fantasy Shock!)
作者:朱學恒
 
 
  從一九九九年開始,電腦遊戲界的單機角色扮演遊戲和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突如其來的成為了最受人矚目的焦點,不管是沿襲傳統,卻又大加改良的AD&D系列「柏德之門」(Baldur's Gate)、「冰風之谷」(Ice Wind Dale)、「異域鎮魂曲」(Planescape:Torment) 也好,或是從無到有,新科技所帶來的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如「無盡的任務」 (Everquest)、線上創世紀(Ultima Online) 、英雄、龍族也罷,都將一股威力強大的奇幻風潮帶入了電腦遊戲平台之中。 不過,同樣的奇幻風潮並不只發生在電腦遊戲界上,事實上,這股奇幻風潮也同時發生在文學界中,並且從而對電影界和紙上角色扮演遊戲產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如果讀者們熟悉遊戲產業的狀況,相信也預料的到這股強大的潮流勢必再度對遊戲產業界造成衝擊。這篇專題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讓讀者對於奇幻文學復甦的狀況能夠有所瞭解,並且進而對遊戲界的新趨勢能夠預作準備。下面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奇幻文學界的一大盛事吧!

「魔戒之王」捲土重來!

  對全世界的奇幻迷來說,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在2001年聖誕節,著名的奇幻文學經典「魔戒之王」(Lord of the Rings) 即將登上大螢幕了!不熟悉奇幻文學的讀者或許對於「魔戒之王」沒有什麼印象,就讓筆者以一些資料來讓各位理解它在歐美文學界中的重要性吧!它是英國讀者票選最能夠代表二十世紀的作品,也是亞馬遜網路書店上讀者票選千年來風雲書榜的冠軍。它是許多歐美小學生收到的第一本聖誕禮物。創造出僅次於「魔戒之王」的作品是所有奇幻作家的夢想。「魔戒之王」的電影預告片下載數量已經超越「星際大戰:首部曲」,成為有史以來下載次數最多的預告片。

  簡單的說,「魔戒之王」是近代奇幻文學、角色扮演遊戲、紙上角色扮演遊戲的根源,美國所出版的十分之一的平裝本小說都受到這套作品的影響。也正是因為這套作品在一九五四年的出版讓奇幻文學從戰後的殘破世界中邁向復甦。也因此,它在奇幻文學領域中的王者地位是毫無疑問,也是無可挑戰的。

  故事一開始,巫師甘道夫對主角揭露了必須前往黑暗大君索倫的根據地才能夠摧毀「至尊魔戒」的祕密;因此,一群各具能力的人為了幫助主角而踏上了旅途。以此構成了魔戒之王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 :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 The Two Towers, The Return of The King)的完整故事。

  數十年以來,魔戒之王的忠誠擁護者們一直期待著電影版的出現。但是,在九零年代末期以前,即使是最先進的科技也無法呈現書中壯闊的氣勢和瑰麗的場景。不過,在過去這幾年中,電影科技(應該說是電腦繪圖技術)有了大幅的進展,大規模的戰爭場面甚至可以利用CG來增加人數(梅爾‧吉伯遜的「決戰時刻」 Patriot)、或是整個場景完全以電腦繪製(神鬼戰士的競技場大部分就是以電腦繪製的),這套鉅著也到了該搬上大螢幕的時候了。

 

工作人員戴著動作捕捉器來製作虛擬人物說話的表情


  由New Line Cinema 出資,出身紐西蘭的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之前比較為人所熟知的影片只有一部由麥可‧福克斯主演的「神通鬼大」The Frightener) 導演的魔戒之王三部曲電影版於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一日在紐西蘭開拍。
 

這是主角們一開始居住的地方


  這部片在拍攝的步驟上一開始就與眾不同,它的三部曲是在同一時間拍攝,並非如星際大戰系列一樣是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拍攝的;根據導演表示,如此的作法比較能夠節省預算和剪輯工作上的成本。
 

大批半獸人出陣的劇照


  除此之外,從經費預算上也可以看出這系列電影的驚人之處,New Line Cinema 給予這系列電影的預算是一億八千萬美金(根據New Line Cinema行銷總裁表示,若加上行銷預算,則總預算高達兩億七千萬美金),由於在人力資源較為低廉的紐西蘭拍攝,換算成當地的幣值是三億五千萬紐幣,可說是史無前例的龐大製作。劇中的特效場面則高達一千兩百景,也是前無古人的誇張數字。由彼得‧傑克森所組成的特效小組特別為了此部電影量身定做了許多的特效軟體,準備在電影中大展身手。而在電影配樂方面原先謠傳邀請到擅長壯闊氣勢和悠遠風格的詹姆士‧霍納(James Horner),他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就是「英雄本色」(Brave Heart)、「鐵達尼號」(Titanic)。不過,最新的消息指出,最後中選的是以音樂奇詭著稱的霍華‧修爾(HOWARD SHORE),他著名的配樂作品則有「火線追緝令」(Se7en)、「致命遊戲」(The Game)、「怒犯天條」(DOGMA)、「警察帝國」(COPLAND) 。這部電影目前已經完成了在紐西蘭的拍攝過程,目前正展開它的後製工作。
 
    
    
官方網頁上提供下載的桌布,可以看出它們正統的奇幻風格。

 
  這麼一部集合了當代奇幻文學之王和高昂預算及各方面菁英的影片,難怪在公布它的最新版本預告之後,很快就成為史上最多人下載的電影預告片。如果讀者們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至www.lordoftherings.net下載REAL VIDEO 格式的預告片一窺究竟。
 

小說中緊追不捨,擁有強大魔力的戒靈。


  在大概瞭解了這部作品在國外所造成的熱潮和魅力之後,我們當然要來切入正題,也就是電腦遊戲的部分。由於這部小說在國外的影響力極大,自然不可能只有在拍攝電影之後才受到眾人的矚目,進行改編遊戲的動作。事實上,目前角色扮演界的霸主Interplay 就曾經製作過相當受到讚譽的作品,在國內也曾經推出過。這套作品的名稱叫做「魔戒之王:第一卷」(The Lord of the Rings, Vol. I) ,當初在台灣由軟體世界推出的時候可能是由於主角都是比人類要矮的種族,所以產品中文名稱被稱做「魔戒少年」(哈哈)。這個作品當初是在Commandore 64 這台主機上設計的,不過因為 C64市場衰退的太快,因此設計小組臨危受命,在九個月之中將整套遊戲轉換到PC平台上,並且在1990年推出 (另外也有Amiga版本稍後推出)。由此可見,當初在 C64上的設計其實相當先進,也才會在PC版本上表現如此的成就。不過,也因為推出的速度太趕,在MS-DOS的版本上其實是有相當多的BUG,導致玩者抱怨不斷。
 


    
魔戒之王:第一卷的遊戲封面與畫面。

 
  不過,這款遊戲忠於原著的風格,以及在關鍵場景稍稍背離原著,增加遊戲性的作法一直是玩家眼中「魔戒之王」最佳的遊戲改編版本。筆者猶記得當時在尚未閱讀原著的狀況下,依舊可以相當享受這款遊戲,可見Interplay 在角色扮演遊戲方面的功力從十年前就開始累積了。稍後,這款遊戲也推出了擁有較多動畫和音樂的光碟版;如果玩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下Interplay所推出的十年紀念版遊戲光碟(Interplay's 10 Year Anthology),裡面有收錄這套遊戲和它的續集。(還有「異塵餘生」先祖「荒漠遊俠」(Wasteland)喔!)
 

遊戲光碟版的封面。


  在1991年時, Interplay推出了原著小說第二集「雙塔記」的同名遊戲「魔戒之王第二卷:雙塔記」。國內同樣也有推出這款「魔戒少年二」(哈哈)的磁片和光碟版。不過,這套作品雖然同樣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但不知道是否在行銷和宣傳上面出了什麼問題,銷售量竟然相當讓人失望。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Interplay當初在推出這系列遊戲的時候幾乎在各個平台上都遇到了平台轉換末期的銷售量下降問題。這套作品本來也由 Silicon和 Synapse公司合作欲推出 Amiga版本,甚至都已經接近開發完成,卻由於 Amiga的市場急速下滑而緊急取消。不過,有趣的是,Silicon和Synapse不久之後合併,成了現在玩家耳熟能詳的科、奇幻戰略王者:Blizzard。
 


        
第二集的遊戲封面與畫面。

 

這是魔戒之王第一集和第二集合售的遊戲封面。


  原先, Interplay預計在1992年時推出魔戒之王三部曲的最後一集「魔戒之王第三卷:國王歸來」(The Lord of the Rings, Vol. III: The Return of the King)。而其類型也預計和前兩集一樣是角色扮演遊戲。不過,在剛開始的企畫階段 Interplay內部就認為原著在這本作品中有相當精彩的戰爭場面,決定把遊戲類型改為戰略遊戲。在程式碼和圖形剛完成一部份之後,又由於第二集的銷售量不佳而被迫將整個計畫暫停,改為製作以AD&D「被遺忘的國度」為背景的「國度之戰」(Realmwar)戰略遊戲。不過,彷彿受到詛咒似的,最後這個遊戲也被迫取消。

  在1994年時, Interplay也再度在遊樂器市場上做出了另一次的嘗試。他們原先預計在「任天堂」紅白機上推出「魔戒之王:第一卷」,在經過十八個月的努力之後,遊戲已經將近完成了八成,卻由於紅白機的市場幾乎已經完全被超任所取代,因此臨時決定將遊戲改移植到超任上。從這款遊戲的畫面就可以看出來,它和PC上的版本幾乎沒有什麼關係,是個容許五人加入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 Interplay也曾經針對 Gameboy做過初步的程式碼移植,不過後來也同樣的叫停了。根據 Interplay內部的說法,這款遊戲本來也準備一連推出三集的系列,但是,因為超任的市場開始衰退,公司同樣決定不繼續製作相關的遊戲。聽到這裡,瞭解 Interplay在角色扮演遊戲設計實力的讀者一定會忍不住要想, Interplay是不是有可能將已經暫停的第三集計畫重新復活,重新製作讓人耳目一新的遊戲呢?

 

超任版的魔戒之王第一卷,從遊戲畫面就可以看出它的動作成分比重較多。


  唉,答案大大出乎一般人的預料:可能性極低。 Tolkien在生前就已經把「魔戒之王三部曲」和「小矮人歷險記」(The Hobbit)這部小說所有的商品授權賣給Tolkien Enterprise。而「精靈之鑽」(The Silmarillion)和其它的作品則是由Tolkien Estate獲得。不過,這兩家公司之間的確實關係並不明朗。Tolkien Estate似乎也有授權電腦遊戲製作的權力,因此問題更加複雜化了。

  因為Interplay是透過Beam Software向Tolkien Estate取得製作遊戲的授權,而由於Tolkien Estate相當保護系列作品之間的相容性和品質;它們的合作方式是必須每個產品都透過申請核可才能夠通過。很遺憾的,Beam Software和 Tolkien之間的合作並不愉快,兩者之間的授權也在去年到期。以Tolkien Estate被動和消極的態度,短期間似乎不太可能有新的合作伙伴出現。

  心思敏捷的讀者也應該注意到了,大部分的授權資格其實還是掌握在Tolkien Enterprise上。因此,「魔戒之王」系列的遊戲應該還有一線生機。果然,Sierra On-Line也在1999年取得了它們的授權。就聽筆者繼續介紹下去吧!

  首先是第一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中土大陸」(Middle-Earth)。根據Sierra的說法,這個遊戲將會把時間設定在小說中第四紀元的數百年後,在黑暗大君遭到毀滅之後,又有新的邪惡勢力崛起的年代中。玩者將可以扮演 Tolkien小說中主要的善良種族。遊戲將會利用先進的立體引擎來設定,視角則是如同「線上創世紀」一樣的俯視視角,玩者也可以隨著自己配備的不同而調整遊戲的精細度。整個遊戲將可以同時提供給一萬名玩家上線互動。遊戲預計在兩千年年中的時候進行BETA測試,於兩千年底正式上市。

  另一個遊戲是「半獸人:遠古的復仇」(Orcs: Revenge of the Ancient)。這是由Berkeley Systems所設計的戰略遊戲。玩者在這個遊戲中必須扮演一個半獸人部族的酋長,親自擔任訓練手下戰鬥、裝備、生產的任務。在完成了這些吃重的工作之後,玩者必須率領他們和中土大陸中的各種邪惡勢力搏鬥,爭取領袖的地位。這款遊戲原先預計在兩千年三月推出,從畫面看起來,很類似「魔獸爭霸三」的風格和畫面。

 

遊戲中戰鬥的畫面,看起來不差呀!
 

遊戲中生產規劃方面的畫面。


  只不過,在一九九九年中的時候,Sierra突然宣稱因為公司重整的關係,把這兩款遊戲的研發全部取消。「魔戒之王」擁護者們的美夢再度破碎。幸好今年,美商藝電從 New Line Cinema處取得了電影衍生產品的授權;也就是說,美商藝電有權製作「魔戒之王」電影衍生出的遊戲。在美商藝電公布其正式的研發計畫之前,又有一家 Havas Interactive聲稱其同樣擁有由小說改編遊戲的授權,並且準備製作線上多人角色扮演遊戲。由於雙方對於授權的認知不同,因此兩造已經對簿公堂,想要確認遊戲製作的確實授權誰屬。看來,想要玩到「魔戒之王」的正式授權遊戲,恐怕還要等上好一陣子才行。

  除此之外,相當讓人意外的是,「魔戒之王」竟然也會在台灣引起爭議。數月前有一家公司設計了一款奇幻風格的戰略遊戲,並且在雜誌上刊登了他們相關的設定和背景資料。(為避免反而替他們免費宣傳的顧慮,在此姑隱其名)令人咋舌的是,這款遊戲不只在人物上原封不動的抄取了龍槍和魔戒之王書中的人物,甚至連背景歷史和世界設定都抄的吃乾抹淨,完全原汁原味。此舉自然引起了非常多奇幻文學書迷和電腦遊戲玩者的關切;該公司的網頁也一夕之間獲得了大量曝光的機會,甚至到了後來必須被迫關閉留言版。這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後來則是以該公司承諾修正此遊戲作結,不過也有玩者認為,該公司打知名度的目的已經達到,自然不太需要繼續強調這方面的設定。讓筆者感到極難理解的是,在已經邁入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竟然還有人能夠打著創意的大旗,行破壞智慧財產權之實。筆者反而希望這樣的作法真的只是造勢的伎倆,而不是該公司對於智慧財產權的認定即為如此的荒謬。否則,台灣要做出受人尊重的遊戲,恐怕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除此之外,在小說的部分,台灣也曾經推出了兩個版本的魔戒之王,分別是由萬象和聯經(亦即是擁有真正中文版權所有者)所推出的。不過,由於翻譯者並非此道中人,在許多的用詞和筆法上讓人頗有微詞。因此,筆者接下了「魔戒之王三部曲」的重譯工作,預計將配合著電影一起推出,也請各位拭目以待。

  雖然看來魔戒之王的遊戲之路似乎不是那麼的樂觀,不過,也請讀者們別忘記 Linux的先例,有許多的遊戲是非商業性質,而且成功的。至少到目前為止,在網上設計和散播這類的非營利性質的遊戲是沒有太多顧慮的。因此,在網路上也有許多由對魔戒之王有興趣的作者所設計的許多共享軟體版本的遊戲。

  如果您擁有如下的這些戰略或策略遊戲,那麼他們也都擁有喜好者替這些遊戲所設計的魔戒之王戰役。

星海爭霸(STARCRAFT)

  支援八名玩者的地圖:
  http://www.lysator.liu.se/tolkien-games/entry/program/Lord_of_the_Rings.scm

  戒靈之戰(WAR OF THE WRATH):
  http://www.lysator.liu.se/tolkien-games/entry/program/Warofwrath.scm

文明帝國二(Civilization II)

  Dagor Bragollach,「精靈之鑽」中第十八章的一場大戰役 
  http://www.dor-lomin.com/dagor/dagor402.zip

  可以容許七人對戰的魔戒之王地圖:
  http://download.gamestats.com/civilization/civ2/scenarios/lordring.zip

魔法門之英雄無敵二( 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 II)

  從小說Hobbit改編的地圖:
  http://www.astralwizard.com/maps2/hobbit.zip

  可以讓玩者扮演人類、精靈、矮人、霍比特人的地圖:
  http://www.astralwizard.com/maps2/lordring.zip
  http://tolkien.sweeetnet.com/downloads/gamescens/mm2/warofthering!.zip

魔法門之英雄無敵三( 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 III)

  讓玩者扮演第三紀人類的地圖:
  http://www.astralwizard.com/maps3/chronicl.zip

  玩者可以扮演人類、精靈、矮人和霍比特人的地圖
  http://www.astralwizard.com/maps3/lorings.zip

  玩者可以扮演善良或邪惡陣營的地圖
  http://www.astralwizard.com/maps3/tlordrgs.zip

  除了這些商業軟體的免費地圖之外,還有許多利用魔戒之王背景設定的MUD,也是相當受到歡迎的去處。不過,由於大部分的魔戒之王MUD都在國外,想要實際體驗的玩家最好考量一下自己的語言能力和網路的連線速度。

  telnet://beleriand.mux.net:4739
  Beleriand是款完全以魔戒之王歷史設定中第一紀元的設定來進行的MUD,可惜人氣一直不太夠旺,但在設定和親和力上則是受到不錯的評價。

  telnet://mush.elendor.net:1893
  Elendor ,這是目前網路上最大,人數最多,也是最忠實呈現魔戒之王三部曲中設定的 MUD。如果玩者喜歡大量的任務和設定,不妨來此一探究竟。

  telnet://towers.angband.com:9999
  The Two Towers是一款目標為找到魔戒,並且將其摧毀的 MUD,也同樣相當受到歡迎。

  Multi Users in Middle Earth 則是一款大部分資料取自於魔戒之王的紙上角色扮演遊戲的 MUD,時間設定在魔戒之王三部曲之前,設定非常的詳細和深入。由於它擁有許多的分站,建議讀者可以先前往它的網站http://fire.pvv.org/上看看。

哈利波特

  好不容易終於將魔戒之王的消息部分介紹完了,我們就再來看看奇幻界的另一件大事吧!由單親媽媽J.K 羅琳所撰寫的哈利波特系列的小說,在全球都造成了極大的轟動。在台灣由皇冠推出的「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熱賣四十五萬本,甚至連英文原版都超過了十萬本以上的銷售量,在去年台灣因景氣而低迷的書市中,可說是極為讓人側目的異數。不過,也因為它的表現太過搶眼,也因而發生了一些怪狀況。首先是大陸方面在盜版方面十分專業的「西藏人民出版社」(連龍槍系列都有它所出版的「未授權簡體中文版」!)遠在去年就搶先推出了哈利波特第二、三、四集(所使用的譯名分別是密室之謎、監獄的逃犯、燃燒的高腳杯),翻譯文筆如何筆者在此不多做評論(網路上目前大多數有的文字檔就是從這個版本出現的,你盜版,我掃瞄,還真是和樂融融),但最有趣的一點就是它連譯者名字彭倩文小姐都一併盜版過去,可說是盜版手法的一絕。不過內文所用的許多譯名並非台灣版本所使用的譯名,因此恐怕大家會看不習慣。

  除此之外,哈利波特系列在成名之後,也成為許多衛道人士開刀的對象。根據報導,哈利波特第二集在日本就受到所謂的市民團體檢舉,指出其中有歧視先天性疾病患者的情節(註:由於報導中並沒有指出到底是何段落,筆者從書中也實在找不出來),不應繼續供給兒童觀看。不過,出版商靜山社也在兩千年底的時候刪除這些情節,重新推出新版,許多公立圖書館受限於教育單位規定,必須撤下舊版的「密室之謎」,購買新版的哈利波特第二集,又讓靜山社給好好賺了一筆。

 

哈利波特的電影海報


  不過,哈利波特在其他地方運氣可就沒有這麼好了。在澳洲,哈利波特受到一些宗教學校的抵制,不僅不能收藏入圖書館中,教師們更在課堂上大聲疾呼學生不要接觸這類作品。而在美國,一些中西部保守地區的學校也加入了這種行列。其實,在八零年代的時候,美國的極端保守人士就曾經針對紙上角色扮演遊戲進行過類似的抨擊和打壓,其理由包括了宣揚巫術、邪教主張、導致暴力傾向、荒廢課業等等,龍與地下城系統當時就首當其衝,而Steven Jackson Game 所設計的GURP系統甚至曾經遭到過美國密情局以危害國家安全之理由突襲搜索,留下讓人瞠目結舌的紀錄。

  過去兩年間,在美國的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坎薩斯州都有在學校中禁止哈利波特流傳的動作。根據美國圖書館協會的統計,哈利波特也是一九九九年全美受到最多抗議,要求禁止其進入學校的出版物。反對這些抗議動作的人們皆認為這樣的動作是剝奪人民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力,也因此他們成立了http://www.mugglesforharrypotter.org/ 這個網站來推動連署抗議這些衛道人士的霸道行為。這個網站名稱中的Muggle也就是中文版哈利波特中所謂的麻瓜,代表那些沒有魔法能力,並且不能欣賞想像力之美的人們。如果讀者們有興趣,也不妨前往拜訪,參加他們的連署。

電影中主要童星在記者會中的亮相

  由於哈利波特書中沒有如同魔戒之王一般的壯闊場面,也因此不會遇到如同後者一般遇到技術上無法實現的瓶頸;(除非哈利波特以後會出現魔法魁男塾的天挑五輪大武會,否則應該不會有這個困擾!)片商自然打鐵趁熱,飛快的準備讓電影問世。由華納影業所製作的哈利波特電影第一集「神秘的魔法石」(註:其實哈利波特第一集的書名是個陰錯陽差之下的錯誤,JK羅琳原版的書名是 Philosopher's Stone,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賢者之石,煉金術中的點金石,它不只擁有點石成金的奇妙能力,更是能治百病的靈藥,也是所有煉金術師終其一生所追求的極致成品;在漫畫「魔偶馬戲團」中也有提到這樣物品。不過,在美國出版的版本中書商擅自將書名改成了 Sorcerer's Stone,「術士的魔法石」,也才導致了這樣與原文意義不合的書名。)已經在英國正式開拍,網路上也已經開始流傳相關的劇照。從劇照看來,扮演哈利波特的小朋友的確跟筆者心中所想像的人物相當類似,至於其他方面如何,可能要等到消息再多一些才能做出判斷。不過,有意思的是,這部片子的推出時間將會是今年的十二月,擺明是準備和魔戒之王電影正面衝突。至於最後鹿死誰手,大家就走著瞧吧!

 

這就是我們的哈利波特小弟弟
 

這是哈利先生和嘿美小姐的合照


  在哈利波特的授權方面就清楚多了。華納影業公司目前買下了哈利波特電影一到三集的版權,而電影和小說一到三集遊戲和玩具方面的授權則是由孩之寶(Hasbro)所拿到。因此,孩之寶旗下的WOTC(Wizard of The Coast,也就是魔法風雲會紙牌的出版公司)自然會推出如同神奇寶貝皮卡丘一樣的紙牌遊戲。不過,在電腦遊戲方面就比較混亂一些了。極為擅長爭取授權的美商藝電再度成功出擊,獲得了哈利波特一到五集的小說授權,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電影中的相關劇照和人物造型;而且美商藝電還擁有利用這個版權設計線上遊戲的授權。

  不過,美商藝電至今沒有宣布任何相關的遊戲計畫。相反的,反而是意料之外的樂高宣布了他們將會利用哈利波特的故事設計兩款「樂高工程師」(Lego Creator)的光碟互動遊戲,讓小朋友能夠在電腦裡面組合哈利波特的積木,同時也可以在現實世界架構哈利波特的積木樂園。

龍與地下城第三版規則推出

  從最古老年代SSI的金盒子系列開始,一直到最近Interplay所設計的「柏德之門」、「異域鎮魂曲」等等,龍與地下城系列的規則一直是遊戲玩者最熟悉的一個名詞。

  雖然大部分的玩者可能已經瞭解龍與地下城這個名詞的意義,但筆者還是在此借用一些篇幅稍做解釋。所謂的龍與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是一套紙上角色扮演遊戲的系統,最初的系統設計可以追溯到一九七零年大衛‧阿尼森(Dave Arneson)所設計的一套在中古世紀城堡和地下城中冒險的遊戲。次年,蓋瑞‧蓋加斯(Gary Gygax)在紙上遊戲大會Gen ConR上第一次見到這個遊戲,並且主動設計了它的補充規則,在遊戲中加入了精靈、矮人巫師和其它的奇幻要素。接著,在一九七四年,布萊恩‧布龍(Brian Blume)資助這兩人出版了這款改稱為「龍與地下城」的遊戲,並且讓它在一年之內就銷售一空。接著他們三人成立了 TSR,並且開始主持Gen ConR,利用這個機會推銷自己設計的紙上遊戲模組。為了迎合更多的玩者,他們很快的推出了較為複雜、但也較為具有彈性的「專家級龍與地下城」(Advanced Dungeons and Dragons) 系統。隨後在一九八九年, TSR為了配合時代的更替,也推出了「專家級龍與地下城系統第二版規則」。不過,在接下來的日子中,一連串的經營和行銷策略的失敗, TSR意圖在不熟悉的紙牌遊戲市場上攻城掠地,導致資金調度出現問題,而在一九九七年被以製作「魔法風雲會」(Magic:TheGathering)紙牌遊戲起家的WOTC所併購。稍後,WOTC又被孩之寶(HASBRO)所併購。最後,在一九九九年,WOTC宣布將為已經有十年歷史的AD&D重新設定規則,並且將完成後的產品命名為「龍與地下城第三版規則」。

  那麼,這所謂的第三版改版又有什麼值得筆者特別著墨的地方呢?雖然大部分的讀者沒有玩過紙上角色扮演遊戲,但是,筆者將由電腦遊戲的角度切入,相信只要玩過「柏德之門」系列、「冰風之谷」,應該就可以瞭解這改版的重要意義。

  首先,在第三版規則中種族上增加了外貌醜陋、智商較低,但是力量和體質都格外強韌的混種半獸人(Half-Orc)。由於他們所受到的排擠比半精靈要更為嚴重,因此大多數都擁有極嚴重的心理創傷。相信讀者們也應該已經注意到,這個新種族已經出現在「柏德之門二」的遊戲中。

  在經歷過「柏德之門」系列的瘋狂擲骰過程之後,許多玩者應該都對於狂擲一晚上的骰子,只為了要求得最好的屬性分配印象深刻吧?!好消息來了,以後的擲骰的過程勢必更加的刺激:因為屬性的上限取消了,所謂的3-18點再也不是屬性的上下限,玩者也不需要管那些什麼18(00)到底是什麼意思的囉唆問題了!不過,也由於各個種族和職業的上下限屬性都已經消失了,所以玩者也沒辦法再靠著職業的限制來在亂數擲骰中逼近自己的理想數字。

  此外,光是從屬性的設定部分就可以看出受到不少電玩遊戲的影響。由於許多玩者常常抱怨人物的屬性不管如何升級,都沒有絲毫的更改,只能靠著魔法物品和藥水來暫時的變更屬性,十分的沒有成就感;因此,這次第三版的規則中不只大幅開放了屬性的限制,更讓玩者每升四級就可以選擇增加一項屬性一點。看來,屬性數字大幅跳躍這一點應該可以滿足許多玩者的需求吧!

  許多新接觸龍與地下城設定的玩者最常抱怨的一件事情就是記憶法術的設定。因為有不少新手認為這樣的設定讓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記憶哪些法術。WOTC這次雖然沒有直接將記憶法術的規則取消掉,但增加了彈性,讓玩者可以預先保留一些空位,臨時再決定要記憶什麼法術。

  目前正在「柏德之門二」中奮戰,為了經驗值上限,還在考慮是否要劍聖轉法師的玩者們聽到下面這個消息應該會更感到興奮;不過,這樣的人物究竟會不會比較強呢?筆者就不知道了。從第三版規則開始,玩者再也不需要搞懂到底什麼是兼職、什麼是轉職了。以後只要身兼兩種職業以上的角色(種族的兼職限制也完全取消,只要玩者想要兼職,第三版的規則裡面是沒有種族歧視的!),就一律稱為兼職,而且每個職業的能力是可以累加的,不需要再考慮什麼時候可以重新啟動其他職業的能力。

  除此之外,第三版規則中也增加了額外的三種職業,讀者只要稍稍看一下這些職業的敘述,就會再度發現電腦遊戲對於紙上角色扮演遊戲規則也開始有了不小的影響,這些職業大都在近來熱門的遊戲中可以看見熟悉的影子。

  野蠻人(BARBARIAN) :野蠻人是完美的戰鬥機器。相對於擁有精良訓練的戰士而言,野蠻人最大的武器是他狂暴的怒氣。在他陷入狂暴的狀態中時,他會變得更加強壯悍猛,攻擊的威力更大,也更能夠忍受敵人的攻擊。不過,這樣大幅的體力消耗往往會讓他虛弱不堪,導致他一天也只能使用幾次這樣特殊的能力。他十分適應野外的生活,也擁有足夠的精力和爆發力可以急速衝刺。

  武僧(MONK):武僧最讓人驚異的能力就是他們赤手空拳,在不穿著盔甲的狀態下戰鬥的能力。由於他所接受的嚴苛訓練,他徒手攻擊的威力並不遜於兵刃,攻擊的速度也往往比持劍的士兵要快。雖然武僧不能夠施展法術,但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能量操作之道。這種能力被稱為「氣」,氣功可以讓他們展現出驚人的力量。武僧另外一項為人所熟知的功夫則是徒手震昏敵人的能力。即使武僧沒有發覺到對方的攻擊,他也能夠以無心的狀態閃躲對方的突襲。隨著他等級和經驗的提升,他的氣功能力也會逐漸的增加。

  術士(SORCERER):術士施展法術的能力是來自於天賦的能力而非苦練所得。他們的法術多半都是靠著本能而非邏輯,因此讓他們在法術的運用上有了極大的彈性。只要他們願意,術士甚至可以持有簡單的武器或是穿戴盔甲。不過,限制身體移動的盔甲將會讓他們的施法能力大為受限。他們是最能夠掌控法術基本之力的人。

  在聽了這麼多有關龍與地下城第三版規則的改變之後,各位是否躍躍欲試了呢?雖然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完全套用第三版規則的遊戲,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兩款使用第三版龍與地下城規則的遊戲就快上市了。

  由於WOTC針對龍與地下城系列的授權方式相當的有趣,筆者在這邊特別寫出來跟各位讀者分享。以「被遺忘的國度」為例,WOTC授權給不同公司的方式竟然是以地理區域來分割。所以Interplay和SSI同樣都對這個世界設定擁有製作遊戲的權利,只是Interplay擁有寶劍海岸沿岸的製作權,而SSI擁有月之海(MOONSEA)和新菲蘭(NEW PHLAN)一帶的的權利而已。

  正如同SSI當年的「光芒之池」(Pool of Radiance) 是個人電腦上的第一款AD&D系統遊戲一樣,SSI也預計在今年五月推出「光芒之池二:神秘札納的廢墟」(Pool of Radiance : The ruin of Myth Drannor) ,第一款應用龍與地下城第三版規則的遊戲。這個遊戲在畫面上著墨頗多,從目前釋出的華麗畫面上看來,這是個潛力頗大的遊戲,它在GAMESPOT上還獲得了E3展中最受期待的遊戲評價。在遊戲中,文明中心菲蘭城地底下的光芒之池又再度啟動了,並且釋放出可怕的能源波,把一切觸及的生物都變成了不死生物。玩者追尋著這一切變動的來源,來到了精靈廢棄的古城:神秘札納的廢墟中‧‧‧不過,在看過這個遊戲華麗的驚人的畫面之後,筆者反而擔心到底要怎樣的配備才能夠成功的執行這個遊戲?

 

這是遊戲中魅惑術的表現。請注意畫面正下方中央的文字,這就是將傷害和攻擊決定的過程顯示出來的區域
 

這是糾纏術的畫面


  Interplay的「絕冬城之夜」(NeverWinter Nights) :這款遊戲是號稱可以讓玩者體驗紙上角色扮演遊戲彈性的多人連線角色扮演遊戲。不過,玩者同樣也可以進行單人任務,據說將至少有六十個小時以上的遊戲樂趣。玩者在遊戲中將可以升級到十六級,並且可以自行設定和修改遊戲中的一個任務與劇情。 Interplay也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利用同一個引擎,套用不同的戰役設定,讓玩者可以在不同的區域中進行多人連線的冒險。此外,玩者也可以利用自己的電腦來擔任伺服器的工作,在一般的頻寬下可以讓八個人加入遊戲,如果玩者擁有足夠的頻寬,甚至最多可以支援到六十四人的驚人數量。從畫面上看來,這個自由度極高、畫面又相當華麗的多人角色扮演遊戲將會對遊戲市場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在看完了這麼多奇幻界的大消息之後,不知道各位是否跟筆者一樣的期待呢?看來,對於喜歡劍與魔法的人來說,今年將會是大為豐收的一年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沐月櫻 的頭像
    沐月櫻

    f1040609 Sakura love 沐月樱 的部落格

    沐月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